- 龙洞山
- 在山东历城县东南。
以山有龙洞得名。
又传夏禹曾登山起蛰龙治水,亦名禹登山。
山势奇特,危峰壁立,巉岩横出。
独秀峰。
三秀峰、锦屏岩三峰环列,溪涧幽深,多泉潭瀑布。
龙洞在西峰悬崖上,下临深谷。
洞口高约8尺,阔4尺,旁镌一联:“真气森歕簿;神功接混茫。
”洞门内高爽如殿堂,洞壁有石刻造像,高逾4米。
洞东西相通,深里许。
洞中深邃幽奥,忽敛忽舒,怪石倒挂,泉出壁隙,相传为龙藏之所,旧时乡人常来祈雨。
龙洞下有寿圣院(一名龙洞寺)古刹遗址,摩崖石刻“敕建龙洞院”,传为苏轼所书。
院内尚存北宋元丰二年(1079年)封龙洞神敕牒碑。
周围山崖有东魏、隋、唐石刻造像,鹫栖岩巅有政和六年(1116年)所建七级报恩塔。
东峰锦屏岩层峦迭。
。
,峥嵘突兀,春日山花灿若绣。
“锦屏春晓”为历城八景之首。
龙洞东面有佛峪,四山回合,环境幽深,山岩前拱如厦,岩下有隋代般著寺遗迹和精美的摩崖造像。
东南危岩孤立,名“灵台”,俗称“钓鱼台”,上有古亭,下临深涧,瀑布数迭,峰回溪转,乱流入林。
秋季红叶满山,景色尤奇。
China Attractions dictionary (中国名胜词典). 2013.